为什么近年来 ,我国自闭症的案例愈来愈多,甚至离我们越来越近?
确诊比例的大幅增长,不免令人疑惑且担心。那么...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呢?
听听专家们都是怎么说的...
郭延庆:
自闭症的患病率在21世纪以来,的确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最近两年的患病率稳定在儿童人群的1/68左右。如果以这个患病率来考量,自闭症确实不再是罕见病,已经愈发常见化。
自闭症患病率的增加,一般并不认为是,或者说不主要是因为生活方式或环境的变化,更主要跟人们对该类障碍重视程度提高,和对该障碍知晓度的提升有关。
邹小兵:
现在越来越多的医生懂得了自闭症的诊断,越来越多的家长,因为我们做了一些科学普及的工作,也了解自闭症了。
他们不再认为自闭症是简单的内向之类的性格问题,而是了解这些孩子从出生1岁、1岁半、2岁就可能出现一些与众不同的表现,他们会开始警惕,会到医院来检查。
还有一种解释说,在1980年以前,对自闭症的诊断有一个所谓的很严格的标准。
但是1980年之后,对自闭症的认识水平提高了以后,自闭症从过去一种单一的疾病变成了一个谱系障碍,程度由重到轻分布,表现各不相同。
诊断标准的修订,公众意识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生的诊断水平提高,这三个原因导致统计出的自闭症发病率在全球不断的升高,中国也是如此。
"我国孤独症工作起步很晚。1982年中国首次报道孤独症,到1998年全国能够诊断孤独症的医生不超过10个。"邹小兵介绍道。
1999年之前,全国只有三所具备诊断孤独症能力的医院,分别在南京、北京和长沙。另外,全国唯一的民办训练机构坐落在北京。
目前,具体的病因仍没有定论。但!早发现早确诊,对孩子尽早干预,康复成长,也算一件益事。
郭延庆:目前最主流的和循证依据最充分的,是以应用行为分析(ABA)科学原理为支撑的行为训练途径和技术,以及以行为原理为指导开发的一系列教学技术和方法。
抓住孩子黄金干预期,尽早寻找康复机构,稳定的个性提升及集体融合,是确诊后紧迫且关键要事。
努力丨康复丨陪伴丨支持
来源:邹小兵 郭延庆 采访及座谈分享
芜湖翰宁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是一家以特殊教育培训为核心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目前在芜湖、合肥均设立园区。主要服务于自闭症儿童、唐氏、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特殊需要儿童。
芜湖翰宁以“助特殊儿童融入主流教育和融入主流生活”为使命愿景,通过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服务和家长指导,以“专注、专业、专研”的价值观,致力于推动特殊儿童社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