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世界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了一份关于“自闭症支持和临床研究的未来”的报告,引起热议。
《柳叶刀》(The Lancet)创刊于1823年,创始人托马斯·威克利(Thomas Wakley)。是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主办,《柳叶刀》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医学学术刊物,是国际上公认的综合性医学四大期刊之一。
报告称,目前自闭症全世界影响的总人口已有7800万余人和家庭,但由于自闭症个体特性不一,各国家、省市的政策及医疗教育体系尚未完善,大多数自闭症群体仍无法获得额外的干预支持。
报告核心:
① 自闭症影响着全世界7800万人和家庭,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得到充分的康复干预,多数人受到的教育与社会护理服务常常缺失。
② 自闭症群体想要更好地融入集体社会,尽早的诊断和干预是基础。
③ 要根据孩子的特性,提供阶梯式护理和个性化的康复干预措施。
④ 自闭症的康复干预是一项漫长的过程,需要全世界医疗、教育、金融和社会等部门的共同推进。
⑤ 经济困难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优先开展改善自闭症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相关的研究,开发适当的护理系统。
该报告确定了在未来五年中,为解决目前全世界自闭症人士和家庭的需求,我们必要采取的行动,并为未来改善护理和干预奠定基础。
01 个性化阶梯化的护理模式
由于自闭症特性呈现出各式模样,针对自闭症的方法,要围绕他们独特的关注、需求、特点和环境,个性设置,并根据孩子的发展,预测可能会遇到哪些障碍,调整计划,充实学习,将干预教学融于孩子的生活之中,贯穿始终。
02 克服全球在评估 干预方面的不平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自闭症确定为全球卫生优先事项,并向所有成员国提出了关键建议。但仍有大多数自闭症人士因资源匮乏,或环境干扰、认识有限、未理性看待,而忽视不被诊断,错过了干预黄金时期。
现状:
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在两会中呼吁加强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医学诊断和科普宣传。
全国人大代表高莉两会中建议推出残疾人特殊教育的单行法。
全国政协委员邰丽华在两会中提出建议,完善原《随班就读办法》,切实有效落实残障儿童入学“全覆盖、零拒绝”的方针,且保障他们的教育品质和校园生活融合度。
03 改善当前和未来的护理模式
《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博士和《柳叶刀》执行编辑海伦·弗兰基什为委员会撰写了一篇介绍性评论“建议通过寻求更全面的信息,了解自闭症人士在整个生命周期和发展阶段的需求、优势和最有效的服务,提高所有自闭症人士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当下,托养服务与帮扶政策仍为自闭症家庭深为关心的话题。
现状:
全国政协委员费薇提出建立成年孤独症康养中心,探索孤独症托养服务机构良性运行机制,倡导对特殊群体终身关怀,进一步加大残疾人托养服务人才培养力度。费薇认为,建立社区型孤独症康养中心,可以实行政府投入、社会运行的机制,立足社区,为大龄孤独症患者提供集生活养护、职业教育、支持性就业、家庭养老等于一体的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余雪琴,在深入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的“星星班”了解自闭症群体的生活习惯和实际需要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其中一项提到可适当提高对自闭症家庭的救助标准。考虑到“星儿”在逐渐长大或到成人仍需康复或家人照顾,除了要补助孩子干预费外,还应当适当给予父母学习和生活补助费用。
《柳叶刀》委员会关于自闭症护理和临床研究的未来呼吁政府、医疗保健提供者、教育、金融机构和社会部门之间的全球协作,以改革自闭症的研究、护理和干预,其中将包括自闭症人士及其家属积极参与的个体化干预。
报告原文: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40673621015415
芜湖翰宁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是一家以特殊教育培训为核心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目前在芜湖、合肥均设立园区。主要服务于自闭症儿童、唐氏、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特殊需要儿童。
芜湖翰宁以“助特殊儿童融入主流教育和融入主流生活”为使命愿景,通过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服务和家长指导,以“专注、专业、专研”的价值观,致力于推动特殊儿童社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