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日各大特教机构“影子老师”网络课程上线,再次将“影子老师”推向话题热议榜。
寻找一名专业的影子老师,可令大量适龄入普小的家庭犯了难,甚至出现了一师难求的现象。影子老师,悄然间已成为特教家庭热议期待的香饽饽。
同时,影子老师作为融合教育专业支持体系中,一种特有的专有化的干预方式,对融合教育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影子老师:作为连接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特殊儿童家长与普通儿童家长之间的互动角色,在孩子入校的最开始,以最直接入校的方式,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学习支持,入校(班级)帮助特殊需要孩子顺利进入学习状态,使学校教育不因特殊儿童加入影响教学的进行,使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都能更适应学习环境。
政策下的必然模式
大力推行融合教育,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落实融合教育“全覆盖、零拒绝”的目标,既是教育政策方向和全社会的共识,也是确保这些特殊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途径,更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不断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尤其是实施了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随班就读资源和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今年1月,《“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启动实施,计划提出到2025年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全国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要达到97%,并明确提出“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探索适应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成长的融合教育模式”,“积极探索科学适宜的孤独症儿童培养方式,研究制定孤独症儿童教育指南,逐步建立助教陪读制度,为孤独症儿童更好融入普通学校学习生活提供支持。”
特教家庭需求激增
目前我国自闭症人数已超过1000万,其中自闭症儿童数量超过200万。2021年特殊教育事业统计结果,全国特殊需要学生数达91万!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已有近40万残障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
为保障孩子入校权利,有效接受教育,一些家长会聘请专属的“影子老师”,如影随形地跟随需要特殊照顾的孩子,帮助孩子减少问题行为,鼓励正向行为,促进社交。
但由于基数较大,且影子老师不似特教老师般,Ta是一对一的服务某个特殊儿童与家庭,市场便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
专业人员稀缺
影子老师需要专业培训,不仅要了解学校情景的运行体系,还需要了解特殊需要学生的学生特点,以及掌握帮助特殊儿童融入学习环境的技能。
随着影子老师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从整体上看,当前国有关方面的培养、培训尚缺少专业要求、培训培养质量还参差不齐、进入普通教育学校提供融合教育专业支持尚缺乏规范,专业支持质量及成效评估尚缺少客观评价指标及评估机制。
这些不足,不仅在实践中制约影子老师专业支持工作的开展、拓展,也在政策及师资培养培训、薪资构成中,制约了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和专业队伍的建设。
大多教师会处于普校尴尬的从教身份与薪资不定的焦虑之中,大多数影子老师更会选择坚守于在相对稳妥的特教机构里,从事特教干预工作,进而影响了残疾儿童少年享有的专业支持服务。
确立影子老师梯队建设,保障专业从业标准与薪资机制,帮助“影子教师”融入校内融合教育资源支持体系,保障随班就读质量,乃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