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家人们常常会遇到很多个崩溃的瞬间,但他们用爱支撑着彼此。今天聚焦的主人公森友就是一位自闭症患儿。
他与72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在奶奶的培养和教育下,不仅顺利从技校毕业,获得了服装厂的正式工作,而且在艺术方面也小有成就,获得了钢琴与吉他十级证书。
源自: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方晴 实习生谢伊淇 摄影报道
徐平奶奶走起路来健步如飞,说起话来中气十足,笑起来声音爽朗,完全看不出她已经72岁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她通过自己十几年如一日的努力,护送自闭症的孙子成功走入了社会。
年轻的时候,徐奶奶经历了家庭的坎坷,练就了她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徐奶奶的孙子郑森友是一名自闭症患者。19岁的森友长着一米八几的个子,智力却只有五六岁。
今年七月,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他顺利地从广州市番禺区工商职业技术学校毕业了。毕业后,森友进入番禺区的一家服装企业工作,成为了一名拥有合同和五险一金的正式员工。
在森友四岁九个月的时候,他的行为发展评估仅一岁三个月。自那以后,徐奶奶开始带着森友四处看病,牵着森友上学,到现在陪着森友上班,含辛茹苦,无微不至,克服了种种困难,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
在森友症状严重的时候,他会抽动,会突然大叫,甚至在路上横冲直撞。徐奶奶提起这些往事却笑着说:“那时候,我常常在口袋里装着几百块钱,以方便在森友打扰了别人的时候赔礼道歉。”
吃了镇定药物,森友变得很容易累,有时候走在路上就要往地上躺。徐奶奶只好一边学习自闭症的治疗方法,给森友干预治疗;一边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森友逐步减药。说到这里,徐奶奶给记者展示了厚厚的一大本笔记,里面都是她在学习治疗自闭症相关知识时做的记录。
在森友八岁的时候,徐奶奶认为,森友将来或许只能做流水线一类的简单且重复性工作。为了培养森友做事的专注度,让他能定下心来做一件事情,多年来,徐奶奶让森友先后学习了钢琴、吉他、架子鼓、画画等他喜欢的艺术,现在,森友的钢琴和吉他水平都达到了十级。2016年,他还曾同郎朗同台演奏。
“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融入社会”徐奶奶说。她知道,在社会上干扰到别人是不能被接受的。但是,森友的心智还只是个孩子,所以徐奶奶只能时时耐心地提醒他。
徐奶奶以身作则,把对孙子的爱推广到了其他自闭症孩子的身上。她是森友小学的家委特约顾问,常常和学校特教、心理老师一起,帮助和指导陪读家长和影子老师。她还利用周末的时间,和其他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分享教育经验,也到其他自闭症孩子的家里做家访。她的微信好友里有几千个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她说:“我总是要在朋友圈里发一些森友进步的表现,这也是对其他家长的鼓励。”
“与其说我帮助了其他自闭症孩子,不如说我帮助了他们的家长。”徐奶奶说。她告诉记者,在孩子确诊了自闭症以后,很多家长都面临精神崩溃。她常常帮助这些家长疏导情绪,让他们接纳自己的孩子。她说:“只有我们接纳了自己的孩子,这个社会才会接纳我们的孩子。”
徐奶奶还告诉记者,所有的图片都不用打马赛克,所有的名字都可以用真实姓名。她说:“我知道,很多家庭会觉得孩子得了自闭症很没有面子。但是我希望通过森友的故事,可以鼓励更多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告诉他们,自闭症的孩子也会被社会接纳。”
森友小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怪异的动作,徐奶奶跟在他后面,经常受到别人的白眼甚至责骂。但是,徐奶奶坚持带森友出门,让他接触这个社会。她说:“只有我们家长放下了自己的尊严,孩子才能更有尊严地活着。”她还说,希望所有自闭症孩子都能像森友一样,成功走入社会,有尊严地生活。
转自:广州日报
芜湖翰宁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是一家以特殊教育培训为核心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目前在芜湖、合肥均设立园区。主要服务于自闭症儿童、唐氏、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特殊需要儿童。
芜湖翰宁以“助特殊儿童融入主流教育和融入主流生活”为使命愿景,通过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服务和家长指导,以“专注、专业、专研”的价值观,致力于推动特殊儿童社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