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公共场合做涉及隐私的不恰当行为,怎么办?

翰宁教育
2022-11-14

孩子在公共场合总是摸自己的隐私部位、在外人面前脱裤子、使用一些不恰当的语言等,众目睽睽之下面对这些突发状况,家长应该怎么办?

孩子的性教育是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着手的一个难题。对于孤独症的孩子来说,家长们可能就更是感觉无从下手。但是这个话题在孤独症儿童面前尤其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在早期就建立良好健康的人际界限,教孩子保护自己和他人;同时它也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不同行为在环境中的恰当性,让孩子能更好地驾驭复杂的社交环境中。因此开始性教育的话题永远不会太早!


在面对孩子不恰当的隐私行为时,家长需要考虑的方面以及应对方法有以下这些:

1. 在面对一些涉及儿童隐私部位的不恰当行为时,首先尽可能地在不吸引人注意的情况下制止孩子的行为,将孩子带离公共场所或来到一个相对比较隐蔽或偏僻的地方进行处理。

孩子可能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才导致这种行为的出现,但在那一时刻,周围或许人很多,你的情绪很可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当下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说教”时间。家长可以简洁地告诉孩子要做什么、为什么,并迅速处理即可

注意:在当下处理时,不要马上就去指责孩子!一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孩子做出该行为的原因,二来我们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斥责孩子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2. 排除生理和病理方面的因素:孩子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很有可能有一定的身体方面的原因,比如想要上厕所、裤子没有穿好、衣物布料不舒服等。甚至有些时候,孩子的不舒适可能是因为病理的原因,如皮肤过敏、发炎红肿、蚊虫叮咬等。因此我们一般在作出任何的行为干预前,是需要首先排除生理方面的原因的(或者确定生理原因并进行处理)。

3. 问自己“孩子的行为是在哪里学到的?”

有些时候,孩子的不恰当行为是从图书、电视、或者生活中看到学到的,而ta们自己并不一定知道该行为的严重性。因此当看到孩子有不恰当的隐私部位行为时,家长需要考虑,孩子接触到的书籍是否有不恰当的内容?孩子认识的同伴中是否有人做出不恰当行为?现代家庭很多孩子是可以随时接触电子设备的,而这些设备上是否设置了儿童安全屏护?审视家庭、学校、以及其他孩子经常(不经常)生活的环境,并且移除不合适的内容材料

注意:孩子能够看到接触到的不仅仅是屏幕或书本里的内容,也可能是现实生活中的。因此孩子出现隐私不恰当行为时,一定要小心处理,排除孩子在生活中接触不良行为、甚至被虐待的可能性,尽可能地保护孩子

4. 早帮助孩子建立个人界限非常重要。如果孩子不知道一些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中是不恰当的,那么ta们自然不会有所顾忌。比如一个孩子如果从没学过上厕所只能在卫生间或是极其隐蔽的地方,ta可能就会在客厅甚至户外人多的地方脱裤子。

从孩子开始发展自我意识以及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时(2岁之后),我们就应该要教给孩子个人界限和防护了。孩子需要知道自己的身体谁可以碰、哪些部位可以碰、一定的行为在和某些人或者某些地点才可以做等。这不仅是预防孩子在不恰当的场合做出不恰当的事情,同时也是要为了保护孩子,避免有人对孩子做出一定行为时,孩子都不知道要保护自己。

注意:我们给孩子进行自我界限的教育,可以通过动画、绘本、社交故事、以及视觉提示的方法。我们在小鹿学堂的性教育课程中有给家长提供示例的自我保护圈、个人界限、行为红绿灯等视觉化材料以及模板,家长可以由此入手来制作适合孩子的教学材料。

5. 跟孩子明确行为的后果,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有些孩子有可能知道某些行为是不恰当的,但仍然选择去做。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能就要借助行为干预中的强化与惩罚。

在实施干预前,家长一定要确定自己已经和孩子讲清楚了某些行为是不恰当的,以及做出该行为的后果。同时要确定孩子ta确实是理解的。如果孩子对于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容易接受(如语言说教),那么家长可以尝试使用孩子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如视觉提示、脚本演练假扮等)。

如果孩子被教育过、也理解了,但仍然选择违反规则,那么家长可以按照提前和孩子规定好的方式进行惩罚。这里的惩罚以没收强化物或者增加不喜欢的活动为主,比如客厅脱裤子了今天就不能看电视或者要去跑步。我们坚决反对使用体罚的方式来惩罚孩子。惩罚的时候也是需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被惩罚了。

注意:惩罚使用的前后,更为重要的是:1. 在惩罚后,双方都比较平静的情况下,和孩子沟通下次应该怎么做;2. 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没有出现不恰当行为时,定期的鼓励强化孩子。




儿童的性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而孩子做出这些行为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性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孩子的不恰当行为,更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身心安全!


编辑:翰宁教育

来源:五彩鹿儿童发展中心


关注简介结束图.jpg

分享
写评论...